<track id="p1xz1"><del id="p1xz1"><font id="p1xz1"></font></del></track>

    <output id="p1xz1"><ins id="p1xz1"><listing id="p1xz1"></listing></ins></output>

    <em id="p1xz1"><ol id="p1xz1"><cite id="p1xz1"></cite></ol></em>

    首頁 / 學校要聞/ 正文
    “雙證融合”共育ICT人才,讓他們的夢想騰飛起來
    • 作者:劉念 孔婷 孫兵杰 文 信息工程學院 圖
    • 時間:2022-06-06
    • 來源:宣傳部

    六月的校園,蕩漾起別離的憂傷,無數畢業學子與母校、師友依依話別,但同時他們信心滿懷,在母校與師友的鼓勵下,堅定走向人生更高舞臺。這一刻,有人成為“offer收割機”,找到心儀的工作;有人選擇創業,在實踐中磨礪自己;有人考研升學,為就業增加砝碼。

     

    信息工程學院楊光、文森、王江豪三位同學集中學習

    在我校信息工程學院,有三位網絡工程專業很“酷”的畢業生,他們一入大學校門就立志與網絡“做朋友”,考取業內最高級別證書華為高級工程師認證,斬獲華為中國大學生ICT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、“新華三杯”全國大學生數字技術大賽全國一等獎,榮獲“卓越學子”等多項驕人成績……在信息工程學院畢業證書+華為認證證書“雙證融合”育人模式培養下,他們堅定理想,厚積薄發,一次次迎來大學生活中的“高光”時刻。

    畢業時節,憑借在網絡工程方面扎實的理論知識、實踐動手能力、團隊協作能力及運用新技術、新平臺的創新創造能力,其中,文森、王江豪兩位同學順利拿到新華三集團的offer,即將入職網絡工程師崗位;楊光同學準備繼續深造,選擇國內知名高校作為考研目標院校;他們劈波斬浪,一往無前,用奮斗書寫了無悔青春,為大學四年朝與夕的勤學苦讀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。

     

    學有所長,術有專攻

     

    全國總決賽結束后參賽隊員與指導老師合影

    2021年,信息工程學院楊光、文森、王江豪三位同學代表學校參加華為中國大學生ICT大賽,與來自全國的964所高校、45905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,從初賽到省賽,再到全國總決賽的舞臺,他們過關斬將,最終摘得全國總決賽二等獎?!叭A為ICT大賽”是華為公司面向全球大學生打造的ICT人才競技交流賽事,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認可的含金量高、參賽價值大的競賽項目之一。此次獲獎,為他們大學生活留下精彩的一筆,也成為激發他們努力學習、在專業道路上勇攀高峰的強勁動力。

     

    信息工程學院與華為簽約共建“華為ICT學院”

    奪得驕人獎項,在全國性競賽中脫穎而出,楊光、文森、王江豪三位畢業生是怎么做到的?學生的優異表現離不開教師的辛勤培育,更離不開優質平臺的加持賦能。信息工程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建立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,建設“華為創新實訓室”,開設“華為卓越班”,引入華為高級工程師、高級講師為學生授課,共同培養ITC創新性和應用型技術人才。

     

    “華為卓越班”開班典禮暨HCIE表彰大會

    作為“華為卓越班”的成員,楊光、文森、王江豪三位同學的周末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,與行業“大咖”、企業專家面對面,集中強化培訓提升ICT技能與知識,學院全方位助力他們考取華為高級工程師認證。經過長期的集中培訓,楊光、文森、王江豪三位同學不僅順利通過了華為安全方向、無線方向、路由交換方向等高級工程師認證,還取得了華為路由交換方向專家認證,早早贏得畢業后從事網絡工程師職業的“敲門磚”?;仡檴^斗歷程,文森表示,“考取證書并不是最重要的,關鍵是在備考過程中的收獲與成長,只有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,才能享受別人不能享受的?!?/span>

     

    厚積薄發,不負韶華

    一群人朝著同一個目標向前沖時,可以迸發出驚人的能量。制定計劃、堅決執行、勤學苦練,每天“泡”在圖書館,趕在鎖門前狂奔回宿舍,這段備賽經歷為他們的成長留下了深刻的“烙印”。隊員王江豪說:“不覺得苦,只覺得快樂。在競賽中不斷成長,突破自我,激發潛能,這種感覺很棒!”比賽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,榮譽也從不會輕易降臨,正是隊員們樂于學習、踏實勤奮的精神,才能抓住機遇厚積薄發。隊員楊光說:“大一、大二處于打基礎的階段,沒有突出成果很正常,但是不能一直低調躺平。量變最終會導致質變,等到大三,前期積累的過程就會體現出它的價值?!?/span>

     

    省賽結束后參賽隊員與指導老師合影

    雖然距離晉級全球總決賽只差一個名次,但隊員們并不氣餒,人生沒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數。大學四年養成的生活習慣,會讓他們受益終身。王江豪說:“堅持學習與健身是我在大學養成的兩個好習慣。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才不會被快速發展的社會淘汰;多運動有利于緩解壓力和焦慮,從進入大學校園到走出校園實習,我每天都跑步鍛煉身體。在健身的過程中,我也逐漸明白:遇到困難時,要堅持不懈、持之以恒,保證不拖泥帶水,才能把事情完美地解決掉?!比松穆泛荛L,隊員們表示,要用日復一日的堅定信念、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、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標,直面洶涌而來的時代浪潮。

     

    快慢有度,平衡有道

        

    楊光在2020年“新華三杯”全國大學生數字技術大賽中獲得河南賽區一等獎

       

    楊光在2020年“新華三杯”全國大學生數字技術大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

       

    楊光(第三排中間)被評為鄭州財經學院第六屆卓越學子

    專業學習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,但不是大學生活的全部。作為優秀畢業生,楊光、文森、王江豪三位同學不僅在專業學習上游刃有余,在其他方面也毫不遜色。文森順利通過國家信息安全水平初級考試,考取了中級人力資源管理師,還參加鄭開國際馬拉松志愿服務活動,并獲得了“優秀志愿者”。

    王江豪2019年跟隨“七色彩虹”暑期社會實踐團到周口市沈丘縣開展扶貧活動,實踐團榮獲省級“優秀項目”二等獎,他還活躍在信息工程學院學生會,多次策劃組織“跳蚤市場”“讀書研討會”等活動,參加2020年央視春晚鄭州分會場演出,被評為“優秀青年志愿者”。

    楊光被評為鄭州財經學院第六屆卓越學子,在學校網絡中心實習,與網絡中心老師全方位配合,對學校核心網絡、WLAN 無線校園網、防火墻進行日常維護與巡檢。

     

    王江豪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

    如何做到專業學習與課外活動兩者兼顧?楊光、文森、王江豪三位同學各有妙招。王江豪屬于提前規劃型,平時以學習專業課為主,課余時間積極參加活動,寒暑假參加社會實習實踐,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既定方向堅定前行,人生才不會偏航。

    文森屬于高度自律型,常年“混跡”圖書館,在保證完成專業課任務的情況下,廣泛涉獵各門學科,豐富知識儲備。楊光則屬于目標導向型,在大一入學時就明確大學生活的目標,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。

     

    信息工程學院展廳

     

    華為網絡安全實驗室

    近年來,我校與華為簽約共建“華為ICT學院”,雙方積極探索校企合作、產教融合之路,開展課程融合、引入華為師資、建設“華為創新實訓室”、開設“華為卓越班”、參加“華為ICT”大賽……通過“引進來、走出去”和市場接軌,著力構建了學校與企業資源、信息共享的“雙贏”模式。

    正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、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在2021華為ICT總決賽頒獎典禮上的致辭中所說:“千秋基業,人才為本,人才是第一生產力。ICT人才是驅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引擎?!?nbsp;乘著校企聯動、協同育人的東風,信息工程學院先后有多名學子如楊光、文森、王江豪同學一樣,在華為中國大學生ICT大賽、華為ICT大賽全球總決賽上大顯身手,曾拿下全球總決賽二等獎的優異成績,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碩果累累,彰顯了我校深化產教融合、培養面向ICT領域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卓越成效。

    畢業無妨,道阻且長,前路漫漫亦燦燦,他們掌握了扎實的專業技術技能,正迎著時代大潮沖浪,以卓越之姿銳意進取,奔赴下一場熱愛。

   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

      <track id="p1xz1"><del id="p1xz1"><font id="p1xz1"></font></del></track>

      <output id="p1xz1"><ins id="p1xz1"><listing id="p1xz1"></listing></ins></output>

      <em id="p1xz1"><ol id="p1xz1"><cite id="p1xz1"></cite></ol></em>